影評

《分居風暴》

 《分居風暴》(Jodaeiye Nader az Simin - 2011)

去年在國民戲院的伊朗電影節首度觀賞了導演Asghar Farhadi的舊作《煙花星期三》,當時就相當期待他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新片《分居風暴》,而這部新作也延續去年的聲勢在今年三月拿下了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就一部伊朗電影而言是非常難得的。

如同之前對《煙花星期三》的印象,《分居風暴》依然是一部以精密的劇本設計和演員表演為主的電影,同樣混雜了戲劇和紀實的風格,從城市中產階級的角度關注了婚姻、家庭、性別與社會的主題。相較前作更進一步的,則是劇本更強的密度與張力,幅射至更大範圍的社會描寫,甚至滲入了藝術電影觀眾所熟悉的伊朗新浪潮那股寫實、後設與詩意的氣息。

電影開頭以主角夫妻決意離婚的法庭戲,帶出了這離婚事件背後所牽扯的私人情感與社會、法治的三方衝突,妻子希望帶著家人移民到國外遠離伊朗的社會環境,丈夫卻放不下老人痴呆症的父親無人照顧(暗示各自有著不同的性別立場)。接著我們看到夾在父母衝突之中不知如何是好的女兒,還有丈夫因分居事件而請來照顧父親的看護。丈夫和看護之間的應對與衝突也帶出了社會不同經濟階級之間的差異與對立。

當觀眾不明真相的暴力意外事件發生之後,流產的看護和其丈夫告上了法庭,被指控的男主角自認無辜,女兒則意圖拉攏分居的母親來幫助父親,希望兩方能藉機合好團圓。但夫妻兩方不同的態度和丈夫對官司的不肯讓步讓情勢更加惡化,而隨著情節推展,觀眾也隨著主角發現意外事件的真相可能另有蹊翹。但男主角試著證明自己清白的同時,卻也開始對法官說謊以掩蓋可能對自已不利的證詞,甚至也要求女兒出面替自己做偽証。一環扣著一環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轉折,精心刻意的留白帶出了令人玩味的言外之意,不但描寫了官司兩方不同階級價值觀的互相對立與算計,也看到家庭中三人關係的逐漸崩解。。

而這劇本最精彩之處在於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有各自讓人理解的立場與道德暧昧之處,尤其男主角仗著法治與邏輯強調自己的清白,同時以情感來勒索自己的女兒,以宗教信仰來勒索官司的對手。對比於看護對信仰的虔誠,或是為了女兒希望丈夫可以認罪和解的妻子,或是為了父親可以違背自我良心的女兒,追求個人清白與對父親責任的男主角自有其理由,卻也無形中失去了些什麼。在情節之外,電影也呈現出衝突背後伊朗社會司法運作的實況,女性的困境,宗教信仰的堅定與敗落,社會不同經濟階級之間的衝突,和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危機。

而最後更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本片延續自過往個人記憶中伊朗電影的風貌與精神,不管是開頭男女主角有如紀錄片般面對鏡頭的告白,或是結尾那開放無解的大哉問,都頗有Mohsen Makhmalbaf與Abbas Kiarostami那種融合寫實與虛構的超現實隱喻意味;或是大量紀實與流轉的鏡頭下對社會的批判與人性的描寫,也好似Jafar Panahi。 其他更不用說在戲劇性與敘事上傳承自歐陸作品的影響。甚至劇中誰偷了那筆錢之謎,其背後的幽靈不知怎麼直讓我想到Michael Haneke的《隱藏攝影機》。

這是我今年目前為止頗喜愛的一部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