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海邊的曼徹斯特》 — 當女人缺席,男人挫敗的成長故事



(本文刊載於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第一期 2017/6/21) 

紐約出身的劇作家肯尼斯洛勒根執導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在今年奧斯卡拿下最佳原著劇本和男主角獎兩項大獎,是我心目中入圍作品裏最佳的一部。本片描寫經歷家破人亡而自我放遂的男主角,回鄉照顧病逝哥哥的遺孤並試圖重新振作的歷程。乍看是美國獨立製作常見的溫情療癒類型。在今年充滿政治爭論的入圍作品中顯得樸實無華,卻感人至深。

片名標示了故事發生的地點,這位於麻薩諸塞州的港口小鎮名字就叫做Manchester-by-the-Sea,電影忠實呈現波士頓地區的地景與人文,也反應了導演以寫實的觀點往生活裏挖掘的創作角度。細節和敘事設計取代了解釋性的台詞和煽情轉折,平實不乏幽默的生活情境和自然對白下的情節推展,大量無預警的閃回讓角色的過往片段做為敘事的回音與補充。電影始於對男主角李錢德勒自我封閉的生活側寫,建立觀眾對角色的懸念後,再以今昔交錯的敘事線在電影中段匯流,迎來了角色悲劇往事的揭曉與巨大的情感衝擊。

剛喪父的姪子派崔克正值青春期,他約會、練團、上學,看似滿不在乎的態度,和叔叔截然不同面對悲劇的方式隱約形成了男性生命態度的辯證。各種爭執、試探、冷漠,大量的開車與移動段落,幾乎沒有一場戲直接談及兩人心理的難處,永遠在處理當下的問題和生活日復一日的變動。女性角色的邊緣化也帶出了各式線索,包括李與前妻蘭蒂因悲劇經歷造成的互相傷害與難以自我和解,或是派崔克和離家的失職母親之間無法重聚的心結,都影響了角色對女性的感情態度,女人並沒有按戲劇慣例成為男人的救贖。

於是男人的故作堅強、不善言詞與情感交流,以及父權家庭結構的挫敗,尤其主角失誤造成的悲劇疊合了他身為丈夫和父親的失職,讓電影最終呈現出女性缺席下悲劇性的男性家族樣貌。老父親的無力與早逝,倒敘中呈現完美形像的哥哥也因久病而離世,種種隱約的情感暗流交織出一個男人面對家族責任下艱困而漫長的成長旅程。

白人社區的保守家庭結構、傳統男人不善言詞的情感表達,天主教的宗教背景,這都是紐約出身的導演在發展劇本時的刻意而為,美國白人勞工家庭成為文化觀察的題材,但電影更關注於個人的生命情境,可說是以寫實回應了政治議論。因此結局並沒有奇蹟式的逆轉,但也沒有遁入絕望的犬儒虛無裏,生活做為有機體侵入並擾動了沉侵在悲傷的人們,如同冬天過去,春天雪融後死者終將安然下葬,曼徹斯特的港口與海景成為遺留在記憶中的畫面,電影紀錄著一個地方的生命樣貌,以及其間流逝的時間,這正是《海邊的曼徹斯特》最動人之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