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

從馬丁史柯西斯抨擊爛蕃茄和好萊塢票房狂熱談起


最近馬丁史柯西斯寫了一篇文章抨擊爛蕃茄和Cinemascore等分數統計網站,並且為遭受劣評的《母親!》辯護。這裏有全文中譯,或是可以參考原文

之前也有一波片商和導演攻擊爛蕃茄的的言論,但出發點不太一樣。當時主打的是這些分數會傷害票房,所以不少人反駁分數和票房不一定是正相關。史柯西斯擔心的是比分機制和炒作票房新聞「讓電影工作者退化成製造業、電影觀眾變成安逸、無冒險精神的消費者。」甚至影響了影評人傾向於評判式(judgmentalism)的寫作方向。「真正用熱情、實際知識撰寫電影評論的影評卻逐漸的被忽視,反而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聲援批評主義」。

這可能需要對產業和電影潮流有一點程度的關心才能判斷是否是如此,但確實我的影迷記憶始於八零年代,都是圍繞在票房紀錄和打星星這些機制上,網路時代的分數聚合網站更是讓這種分數思維到達一個頂點,連台灣觀眾好像也言必稱爛蕃茄、imdb、metacritic。

另外影評人Richard Brody也撰文回應這篇文章。他反對史柯西斯的點是,他認為現今的電影和影評其實比以前的時代更好,這裏的”以前”他舉例的的是20年前的1997。當年最好的美國電影如《鐵面特警隊》《不羈夜》《勇者無懼》《星艦戰將》《黑色終結令》《冰風暴》,在他認為整體而言比不上今年的《逃出絕命鎮》《Good Time》《A Ghost Story》《為妳唱的歌》《Hermia & Helena》。(這些影片評價見仁見智),差別在於這些新作不是出自片廠,而是獨立製作。

他認為新一波的獨立製作和新一代獨立影評人都非常生氣盎然(文章沒仔細說明獨立影評人有哪些代表),主要是拜數位拍攝科技的進步以及網路民主化造成的影響,眾聲喧嘩看似檯面上一片混亂,但好東西要自己去找出來。他還舉了史柯西斯自己的作品《華爾街之狼》為例,認為是當代獨立製作的成功典範,而《母親!》則是市場反應的另一個極端。重點是我們要把眼光離開主流片商和媒體,去關注小眾市場與獨立作者圈正在發生什麼事,不要把眼界侷限在傳統的邏輯裏。

而他們兩人都同意的是,不論票房成敗或爛蕃茄評分多少都無關緊要,好的作品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讓人一再談論,市場反應最後都只是註腳。如文章標題所說:「真正的影迷不會在乎爛蕃茄」,但這種好似和流行遊戲規則(追逐票房數字與評判式影評)割裂的價值是否也是一種傲慢?這可能需再仔細推敲。

我自己還在思考這其中的邏輯,按這思路,或許戲院通路和好萊塢大製作和主流影評媒體三位一體結構的危機,都是時代不斷朝向分眾化的結果。好的電影可能以更低成本拍成,出現在非傳統的通路比如串流平台,好的電影評論也可以在網路遍地開花,我們不斷聽聞唱衰傳統結構的消息,是否同時也出現了新的空間與可能性?

老實說這不是很好想像,之前Steven Soderbergh在《羅根好好運》的市場實驗看來不太成功,但他精準的成本控制與版權預售讓影片沒有賠錢的疑慮,票房失利的原因可能就在於沒有花大錢去走傳統行銷,但如果原本就不想走舊的遊戲方法,那以傳統的票房來論成敗似乎也沒有意義,說不定這樣看來還算是成功的?如果創作者放棄大成本大製作,甚至是放棄戲院通路,把一切都做小的話,其實有很大的自由度可玩。與其唉嘆舊電影模式的消失,說不定擁抱新時代也是不錯的想法?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很難想像新的電影經濟模式會是怎樣。突然覺得Harvey Weinstein王國的跨台也是一種徵兆,好萊塢的遊戲規則正在變化,舊勢力的退場,而新的勢力會如何運作還有待觀察。

總之,覺得自己看電影的方式好像也該轉變一下。

(整理自臉書)


留言